科学谋划“十五五” 新质发展轻工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部署了“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为共商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大计,9月4日,以“科学谋划‘十五五’ 新质发展轻工业”为主题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第十四次兼职副会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并强调,“十四五”期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六大举措”为抓手,以“十大促进”机制为支撑,全力推动“八大轻工”建设,推进“八大新质”发展,为“十五五”期间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各行业协会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扎实推进轻工强国建设、引领轻工业新质发展。
座谈会由中国轻工联党委副书记王世成主持。中国轻工联领导杜同和、陶小年、徐祥楠、何烨、刘江毅、郭永新、刘素文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兼职副会长徐念沙、杨晓京、梁梅、王占杰、闫卫民、刘挺、宋书玉、张九魁、张金泽、于学军、刘宁,兼职副会长单位领导孙瑞勇、陈晋武、屠祺围绕会议主题,结合本行业发展形势,交流了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并就进一步做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张崇和会长讲话
张崇和指出,“十四五”期间轻工业发展成果显著。轻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国民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2024年,轻工企业数量达13.66万家,较2020年增长25.7%;营业收入突破22.96万亿元,年均增长4.22%;实现利润1.5万亿元,年均增长3.02%;出口总额达9254亿美元,年均增长7.17%,占全国出口总额比重超25.9%,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为稳外贸、稳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轻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领域成为增长引擎。智能家电、新能源电池、电动自行车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家电行业年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15.2%提升至17.8%,智能家电比重从38%跃升至62%。电动自行车年产量已超5000万辆,年均增幅10%以上。轻工世界“灯塔工厂”达到23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率超60%。绿色制造发展显著,国家级绿色工厂达1321家,占比五分之一,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0%以上。
轻工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支撑作用持续提升。五年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4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14个,形成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轻工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9%,超过制造业平均水平。有效发明专利从12.7万件增至21.4万件,年均增长12.3%。
轻工市场优势不断巩固,内外循环协同发力。2024年轻工重点产品零售额达到7.9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2%,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力量。国际市场方面,家电产品出口份额占比达42.7%,家具全球市场占比23.8%,均保持全球领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比从32%提升至38%,国际市场布局更趋合理。
轻工产业集群与龙头企业双轮驱动,发展韧性不断增强。2024年,轻工产业集群322个,覆盖36个细分领域,产值占行业比重超40%,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家电集群产值超万亿元,占全国家电行业35%。永康五金产业集群年产值超千亿元,门类产品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电动工具出口量占全国的50%以上。集群吸纳就业超1500万人,占轻工业从业人员的43%,成为稳就业、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凸显。2024年,营收超百亿元的轻工企业有128家,较2020年增加23家。轻工业前200强企业,营业收入3.95万亿元,利润3448亿元,分别占全行业的17.2%和23%。海尔海外营收占比超40%,美的库卡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15%。轻工行业集中度与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轻工“三品”行动成效显著,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发布11批次升级创新消费品914个,推出适老化产品200余款,满足了人民多元化消费需求。现行国家标准3101项、行业标准3707项、团体标准1000余项,构建起完善的标准体系。重点轻工产品合格率从92.3%提升至95.1%。品牌建设成果丰硕,海尔、茅台、五粮液等25个品牌,价值均突破1000亿元,美的、海尔智家等品牌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轻工业品牌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张崇和就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五点意见。
——以总书记要求为根本遵循,提升规划决策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核心在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要将总书记的要求贯穿规划编制全过程。一要坚持科学决策,深入分析轻工业发展规律,聚焦生物制造、智慧轻工等未来产业,摸清产业基础、短板与潜力,确保规划符合产业发展实际。二要坚持民主决策,广泛征求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的意见,让规划更接地气、更合民意。三要坚持依法决策,落实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等政策法规,确保规划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总体部署相衔接,做到“于法有据、依规编制”。
——以党中央决策部署为行动指南,找准规划落实坐标系。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重点审议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轻工规划要加强对接中央部署。一要对接“新发展格局”要求,落实中办、国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轻工规划要突出扩大轻工产品内需的具体路径。力争到2030年,轻工产品国内零售额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8%。二要对接“高质量发展”要求,细化有关指标,如研发投入强度,可否规划将轻工百强企业提升至4%。三要对接“制造强国”要求,推动家电、家具、食品等优势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力争新培育50家以上全球领先的轻工企业。
——以行业实际为立足点,打好规划编制组合拳。轻工业涵盖45个大类、200多个中类行业,各行业发展基础不同,发展条件差异大。规划编制要因地制宜,一业一策,既要做好轻工业总体规划,也要做好食品和科技专项规划,还要做好各行业规划。家电、食品、缝制机械等优势行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重点规划“高端化、智能化”路径,要研究提出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指标。新能源电池、电动自行车等新兴行业,要聚焦“规模化、国际化”,提出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占比,明确电动自行车出口目标。工艺美术、陶瓷、传统食品等历史经典行业,要贯彻工信部《关于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突出“传承与创新”,推动“轻工+文旅”“轻工+健康”融合发展,落实建设100家非遗传承基地、50个传统食品振兴集群的国家目标。生物制造、智慧轻工等未来产业,要提前布局技术研发与产业培育,引导行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未来产业创新平台,明确未来产业突破目标。
——以轻工强国为目标导向,绘好产业升级路线图。“十五五”期间,轻工业的核心目标是“基本建成世界轻工强国”。为实现这一目标,经过初步研究,规划编制要突出“四个显著提升”。一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力争到2030年,轻工业营业收入突破30万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出口总额突破1.1万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比重达到28%。二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轻工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总量突破300个,有效发明专利年均增长15%。三是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新培育10个以上全球知名品牌、50个以上区域特色品牌,轻工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保持全球第一。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绿色工厂覆盖率达40%,绿色产品占比提升至35%,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以世界前沿为参照系,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十五五”期间,轻工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将提质加速。规划编制,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对标德国等国智能制造水平,提出轻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灯塔工厂”培育目标。对标欧盟绿色发展标准,完善我国轻工绿色产品标准、认证体系,推动轻工产品全面达到国际绿色标准。对标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提高开放水平,推动海尔、美的、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建成全球一流企业,提升我国在全球轻工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王世成主持会议
各兼职副会长及兼职副会长单位代表中国轻工联兼职秘书长陈建国,执行秘书长桑叶,副秘书长杨曙光、朱念琳、刘晶晶,中国贸促会轻工行业分会会长齐庆中,以及中国轻工联相关部室负责人、中国乐器协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等50余人出席会议。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